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

小故事-耐心

這個故事發生在衣索比亞。一對年輕男女,一個鰥夫一個寡婦,相遇後墜入愛河。兩人決定共組新家庭。可是有個問題:男方有個小男孩,對死去的生母依然滿懷憂傷與思念。他對繼母有深深的敵意,拒絕把她當自己的母親。她為他煮愛吃的菜,替他縫補漂亮的衣服,總是和顏悅色相待,可是小男孩根本不跟她說話,把她整個逐於心牆之外。

她去找巫師求助:『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她接受我這個母親?』這個巫師很聰明,任何疑難雜症都有答案,每個人對他都信服有加。『你帶三根獅子鬍鬚回到我這裡來,』他告訴他。女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他怎麼可能帶回三根獅子鬍鬚?不被吞掉才怪,可是巫師很堅持。你帶三根獅子鬍鬚回來!』

於是女人去找獅子。她找了好久,終於找到一隻。她不敢靠近牠–獅子看起來實在駭人。好長一段時間,她只趕遠遠觀察牠。獅子來來去去,他等了又等,最後決定喂獅子吃東西。她走的稍近一些,留下一塊肉,隨即走開。每天她都這樣做。慢慢的,獅子習慣了她,終於讓女人成為牠生活的一部份。牠對女人反應平靜 –牠知道牠只會帶給牠好東西。女人也不再那麼害怕了。一天,她趁著獅子熟睡,輕而易舉就拔下牠三根鬍鬚。

女人沒有必要再去找巫師。牠現在懂了。幾個月來,她已經有了改變。她瞭解到耐心的重要。她以耐心對待小男孩,就像對待獅子。她充滿愛心地等待,一步步接近他,尊重他的生活步調和空間,不侵犯,也不放棄。最後,小男孩接受了這個母親。女人用耐心贏得小孩的心。

摘錄自<仁慈的吸引力>

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

小故事-寬恕

數年前,我有個朋友常常問人:你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?她得到的回復八九不離十,都是身體健康、相親相愛、金錢無虞之類,而且往往附有解釋,彷彿那些為達的人自己也不確定,必須羅列出種種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答案似的。有一天,我的朋友也拿同樣的問題去問她的父親。當時他們在廚房裡,他正在為自己泡咖啡。他的答案簡單、沈靜、毫不猶豫,而且無須註解:『寬恕。』


朋友的父親是猶太人,全家都在那場世紀浩劫中被屠殺。(後來他又再婚,並且移民澳洲,我的朋友就在那裡出生)。我看過他家人的照片,存放在一個老舊的錫盒裡,是悲劇後他的家人唯一的遺物。照片上的人跟你我沒有兩樣,渾然不決厄運即將到臨。其中一個小女孩的照片觸動我最深。你看著它,可以想見她去上學、玩耍、跟爸媽聊天的情境。一個美麗的小女孩,就這樣煙消灰滅。我曾經試圖理解,這個父親再得知女兒-以及妻子、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工作、家園那一個的心情。我體會不出來。我只能模糊地想像那一刻的驚恐、難以置信,以及無以堪受的痛苦。

可是這人卻能寬恕。不只如此,他還特別點出,寬恕是最重要的價值觀念。我認為這樣的心態是一場卓越超凡的勝利。幸而有這場勝利-更甚於電子學、基因學、太空航行學-人類文明才有繼續的可能。幸而有這個人,以及眾多如她一樣的人,我們才沒有完全的沈淪於野蠻人的狀態。




摘錄自<仁慈的吸引力>

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

書摘-專注力 (系列簡介)

現代人,往往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中是多麼紛亂不堪。只知道每天渾渾噩噩的活著:追求學歷、追求異性、追求刺激。我們生活節奏飛快,每天被各式各樣的感官刺激包圍。電視、手機、網路,時時刻刻轟炸著我們的心靈。因此一位西藏醫師就說:『從西藏醫學的角度來看,你們都有神經方面的疾病。但再以你們生病的程度來看,你們又處理得非常好!』我們心理受到非常嚴重的制約,時時有著強迫性的思考。我們無法專注,心智總是像猴子一樣,從一端跳到另外一端,飛快不停止。

專注力非常重要,這是一般人都能夠肯定的事情。心理學家沾畝司就主張:『正由於 各類天才溝能維持自主、持續的專注,所以讓他們的能力在最後可以臻於卓越。』本書作者就認為:『天才事實上是我們所共有的潛能。』我們只需要持續的專注力,來使用我們心中的潛能。

人們往往覺得『專注力是天生的。』但是,專注力是否真的不能改變呢?其實不然,印度教以及佛教,在專注力的開發上,已經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。雖然這些技巧是來自於佛教。但是,不管你是來自哪一個宗教,或是你是什麼樣的意識型態。訓練專注力的技巧,也可以像是彈鋼琴,打籃球一樣。經由不斷的訓練,而帶來你心靈的成長的。

我從小就深深的受到專注力不足所苦。我做什麼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。上課沒有辦法專心,也沒有辦法坐下來好好的看書。我看了很多很多的心靈成長書籍。最後看到了這本,深深受到其吸引。經過仔細研讀之後,我認為這本書所介紹的方法是真正能夠幫助每一個想要專心,卻會因為煩惱、慾望以及思想所苦的人們。所以,我在這邊整理出本書的精華,希望能夠分享給每一個想要提升自己,想要發揮自己潛能的人。希望你也能在這邊文章裡面,體會到我心中的感動。更能夠因此成長。